给,你的完美人生
前几天看奇葩说,一个话题是,如果有一个按键可以给孩子完美人生,你按不按?大家的讨论挺好,有人讲挫折的意义,有人讲什么是完美,有人讲什么是应当的教育。当时马东的发言最打动我,他描述了什么是完美人生:即使有挫折也最终能克服,情路虽有坎坷但终能享受爱情的甜蜜,在人生的每一个关口都能够有选择的余地——最重要的,是选择两个字。
回头细想,这番话好像是废话。黄执中后来说得很清楚,完美人生需要三件东西,财富、智慧和健康。而“有选择的人生”,能且只能建立在这三者的基础之上。健康,是个几率问题,没法讨论;智慧,大部分靠天赋,小部分靠教育——而教育,目前来看,依财富水平而水准不同;财富,可以靠自身努力积累,也可以靠继承,而在一个阶级渐趋固化的社会,当财富、教育资源,甚至天赋由于基因的关系,都向一个阶层倾斜,有多少比例的人能过上真正有选择的人生?
社会阶层固化,是正在发生的现实。有个“中产阶级”的调查和讨论,讲目前拿“中产工资”的人,其实过不上真正中产阶级的生活——第一条,中产阶级,自己得有套房吧。而在大城市的写字楼工作、住电梯公寓的你,什么时候能买得起一套郊区的房呢?即使你已经达到了所谓中产的标准,生一个孩子后,这个标准还能维持吗?中产家长们为了孩子未来付出的金钱和时间,在香港无线台的纪录片里展现得淋漓尽致。
未来会怎样?人人曾想象未来是个大同社会,但最近的故事走向似乎不太对。无论是民族主义抬头,还是民主的痛点被击中,都在释放信号,人和人之间的同理心在削弱,人们在保有自己的选择时,并不愿意给其他人提供同等的机会。最可怕的是阅读TIME最近关于俄罗斯入侵美国网络的报道。科技定义的未来,如果是这样一个混淆真假、充满恐慌和割裂感的未来,一个被大数据操纵、充满虚假选择的未来,那么AlphaGo带来的失业危机也许不是最需要关注的部分。
最近看一部美国老动画,《飞出个未来》。里面的未来就丧失了选择的可能。外星人、机器和人类共存的2999年,每个人的职业早已被机器评估好,通过植入芯片确定。男主角一千年前是个送货员,从冰冻棺材里醒来之后,还是被要求成为一个送货员,且终身不变。只有一只眼睛的办事员小姐说,这是最有效率的安排。男主角当然排斥这种安排,拼命逃脱。他在逃跑路上遇到一只机器人,生来就被规定只能压弯一种钢材。当机器人发现自己压弯的钢材是用来做“自杀亭”的,抑郁不已,决定去自杀亭自我了断。
没有了选择的生活,即使机器脑袋也无法忍受。当机器人突破约束,能够随意压弯任何钢材,他恨不得去扭一扭所有路上遇到的钢铁,每一次都欢呼雀跃。
这是自由的滋味。
又想一想,可能这才是马东说的话打动我的地方。人生总是相对的。总有一些人比另一些人更有选择。这时谈选择,讲的其实是一种有余裕的生活态度。如同人大那位落魄的校友,名校毕业的她并不是没有选择;选择辞去第一份工作的她并不是没有选择;被婆婆要求继续生孩子的她也并不是没有选择。她无路可走的真正原因,不是毕业当年消失的“铁饭碗”,不是狠心抛下她的前夫,而是她缺乏选择的智慧和魄力——这是目前,或者之前,中国的大学教育不一定能给的东西。很可惜,她没有通过其他的途径学到。
校友出手相助固然是温暖的新闻,但这样的资源倾斜,或许放在一个不曾那么有选择的人身上,我才不会觉得那么刺眼。正如马东所说,掌握从不同角度看待人生和世界的方法,有独立思考的能力,才是最可能达成完美人生的关键。
最后再反思一下“完美人生”这个命题。马东描述中的一部分其实很传统价值观,所谓“好命”,就是风雨后见彩虹,中庸之道,平安喜乐。但他在里面偷偷放进了一些目前社会中仍有争议的内容,如不要唯成绩论,不结婚也没关系,离婚没什么大不了——这才是这段话激起掌声和共鸣的原因。
因为完美人生,各各不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