停办的中国新闻学院和它的学生们
前几天同事聚会,听一位前辈讲起他当年的故事。他提到自己毕业于新华社的“中国新闻学院”。我惊讶,新华社还有新闻学院?
有啊,位置在原来北京的正黄旗,他说。
中国新闻教育的名校,数来也就那么几家,复旦人大北大武大,之前还专门有人写文章讨论过每个学校毕业生的特点,我却没记得有这么所“学院”。
前辈缓缓道,已经停办了。
百度一下,中国新闻学院1986年创办,当时的校名是邓小平亲笔题写。但2002年,学院停止办学。原因并无说明。
我在网上找到中新社《时代传媒》杂志曾经的首席编辑许志文的文章,分析新华社取消学院的原因,提到办学成本是每年300万,全部需要社内负担。另一方面,随新闻教育逐渐发达,新华社不再依赖学院本身提供人才。国社本身发展的目标和学院办学目标冲突,再加上学院所在的地皮价值逐年增长,最终导致了取消办学的决定。
对新华社而言,这也许是及时止损的一步。但对于中国新闻界,少了这样一个已发展得比较完备的新闻培训学校,无疑是一大损失。尤其,学院当时和总部在英国伦敦的汤姆森基金会合作,办了一个英文教学的新华社—汤姆森基金会国际新闻培训中心。
之前提到的那位前辈,英语好到native level,我这个外语毕业生且自愧弗如。他说,当时的老师全都是外国人。
汤普森基金会的官网写着,他们和中国合作办学已经有三十多年。最早是在《中国日报China Daily》1981年创刊之后,帮他们培训过记者,也指导过办报。之后就是和新华社的合作了,从那时起到2007年为止,已经培训了800名中国记者。
80年代末期,一个全外教的新闻课堂是怎样一副景象,我想象不到。纽约时报中文网的报道说,1987年来中国外交学院的富布赖特高级访问学者,是当时来中国最早的一批外教之一。也就是说,汤姆森这个培训中心的外国教师,也都是最早的一批。他们是否都来自日不落帝国,上课的时候说一口迷人的英腔?
这是个值得追寻的线索,不过暂时无迹可寻。但从学院的毕业生身上,我们可管窥一二学院的影响。百度百科上著名校友一栏,只放上了采访刘翔的冬日娜。但其实汤姆森学院里出过一个更大名鼎鼎的记者:跑战地的唐师曾。
这个采访过卡扎菲、穆巴拉克,曾独自潜入伊拉克、获得过萨达姆亲笔签名的记者,最初的新闻训练竟是开始于中国新闻学院。他的简历写着,1986年考入新华社,正是学院成立的当年。
我记得还是读中学的时候,读过《我的诺曼底》,好像是通过它知道了罗伯特卡帕,知道了卡帕与英格丽褒曼战火中的罗曼史。正是梦想成为战地记者的年纪,一个历尽沧桑又生猛无比的光头前辈纵贯半个多世纪的侃侃而谈,不啻最佳启蒙教材。
现在看来,唐师曾是个异数。正如他自己所说,是个“横行世界”的摄影记者。新闻学院毕业的其他学生,包括《中国日报》的创始人张平,央视的顶梁柱水均益,算是“根正苗红”的那一拨。
学院的院长有两任,穆青和郭超人。两位都是新华社的重量级人物。穆青是《铁人王进喜》、《县委书记的榜样——焦裕禄》等新闻作品的作者。而郭超人在藏14年,报道西藏农奴,还曾跟随中国登山队攀爬珠穆朗玛峰,写了著名的长篇通讯《红旗插上珠穆朗玛峰》。
搜索网络,还能看到一本《中国新闻学院志》,旧书网站也有曾经的校友名册。学院志看不到内容,但光凭目录也能窥见一二:
上英美报刊选读的教授周师铭,是《日本和俄国的现代化》的译者。教摄影的张赫嵩是新华社老记者,曾多次在中南海拍摄周恩来。外籍教师们会获得专门的聘书,也可以带着学生们四处采访。而学生们早有“英语角”活动,还可在计算机房实习,假日或去采访,或去野游。当时的教学手法和内容,今天看仍是先进的。
学院解散后,院里的老师散落各地,输出到了各个大学的新闻学院。如当时研究生院院长郑保卫,现在是人大新闻学院的教授。据许志文统计,该校17年办学,共培养了3000多名有正规学历的学生。
可惜星星之火,至今并未燎原。